我国居民的食用油消费以豆油,菜籽油及棕榈油为主。其中豆油及棕榈油供给基本依靠进口,仅油菜籽播种仍保有一定面积,故其具有一定代表性。国内菜籽油价格自2008年3月达到16000元每吨的顶峰之后一路下滑。虽然中国已经过了油脂消费连年高增长的阶段,但是相比其他领域各种有形及无形消费,菜油如今的价格与十几年前无异,这并不能称之为合理。

虽然每年可供抛储的菜籽油数量越来越少(当前接近停拍),但来自于加拿大等地区的进口菜籽油规模仍居高不下,且其他主要油脂品种(豆油、棕榈油)皆呈现连年丰产的特点,进一步挤占了国内菜籽油消费的比例。

此外,与豆油不同的是,目前国内菜油价格两极分化严重。国产非转基因菜籽油的价格在每吨13000-15000元左右,而进口四级菜油的价格近两年平均仅为6500元-7000元左右。前者用于小规模压榨供应家庭消费或者中高档餐厅用油,后者供应普通餐饮场所或者掺兑其他食用油制成调和油。但是由于郑商所允许进口菜油参与交割,国内菜油的参考价格主要以后者为准。

之前市场将菜油价格低迷的原因归结于抛储,并预计抛储完成后价格将起飞。目前来看,不但没有出现之前预计的价格波动,实际走势反倒日趋平稳,不过这与油脂近几年总体供大于求的现状有关。一旦边际供需关系改善,我们可以预见到在未来某个节点油脂牛市将再度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