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消费能力和观念不断升级,大众对食品安全、营养健康的关注度也逐年递增。对于食用油的消费需求从纯粹追求便宜实惠向追求营养高品质转变,食用油的市场竞争逐渐从价格竞争向消费者需求竞争靠拢。在消费新风向以及打造“营养梦”的影响下,“多样营养”成为更多消费者购买食用油的选择标准。

消费升级 营养健康成关注点

8月27日,央视市场研究(CTR)发布了最新中国消费市场发展趋势指出,随着消费升级,消费者对商品健康指标的关注已经“由外及内”,更加追求商品内在的功能及品质保证。食用油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快消品,也正在接受消费者更加严格和挑剔的眼光。

中国对营养学的关注由来已久,国务院发布的《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-2020》中,更是明确提出实现“中国梦,健康梦,营养梦”的理念。

众所周知,油脂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。人们食用油脂,可以获得人体所需的各种脂肪酸,尤其是亚麻酸、亚油酸等人体不能自身合成、只能从饮食中得到的必须脂肪酸,同时获取多种脂溶性微量营养成分,以保证人体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。

国家食药监总局2017年发布的《食品安全消费提示》指出:“调和油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油品经过科学配方调制而成,不仅脂肪酸组成的平衡性要好于单一植物油,而且含有更丰富多样的微量营养成分,同时改善了食用油的营养和风味,比单一植物油更具优势。”

从营养角度看,调和油由多种食用油组成,其中的营养元素自然更加多样,不少消费者因此而乐于选择。

新标出台 直指调和油市场乱象

作为小包装食用油家庭消费量第三品类,调和油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过程。由于长期监管缺位,以及趋于对商业利益的过分追求,调和油市场可谓“乱象丛生”。一方面有不少厂家大玩擦边球,打着“调和油”的幌子,做着“单一油”的生意;另一方面更有甚者以次充好,长期利用价格低廉的油品来混淆概念。记者走访市场发现,多数调和油产品并没有标识它们的配料成分和含量。消费者在面对各式各样的调和油时,往往看不出个所以然,奔着追求健康、营养多样的需求去购买,最终却买回个“糊涂油”。

为了规范行业发展、维护消费者知情权,今年6月21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》(GB2716-2018),并将于2018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。新标准最突出的条款就是要求“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应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”。

多样营养 重建消费信心

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、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介绍,食用油中的脂肪酸含量与比例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,其中,α-亚麻酸和亚油酸两种必需脂肪酸只能依靠外界摄取补充。营养家调和油所含营养成分多样、比例均衡,符合最新DRIs指导原则,解决了脂肪酸组成和产品配方相协调的历史难题。

根据DRIs及相关资料介绍,亚油酸和亚麻酸有益于大脑健康和身体发育;角鲨烯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营养成分,具有一定活化机能、抗氧化的作用;谷维素近年来在调节内分泌及睡眠方面被广泛应用;植物甾醇则被认为可通过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。

新国标的出台将给食用油行业尤其是调和油行业带来一场新变革,正在纠正食用油市场的乱象。对于众多不合规的产品来说,滥竽充数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,只有在营养健康和产品品质上下苦工夫,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。